【拼音名】 Xiǎo Jì
【英文名】 HERBA CIRSII
【來源】 本品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 (Willd.) MB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夏、秋二季花開時采割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
【性狀】 本品莖呈圓柱形,有的上部分枝,長5~30cm, 直徑0.2~0.5cm;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,具縱棱及白色柔毛;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中空。葉互生,無柄或有短柄;葉片皺縮或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3~12cm,寬0.5~3cm;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,齒尖具針刺;上表面綠褐色,下表面灰綠色,兩面均具白色柔毛。頭狀花序單個或數(shù)個頂生;總苞鐘狀,苞片5~8層,黃綠色;花紫紅色。氣微,味微苦。
【鑒別】 本品葉的表面觀:上表皮細(xì)胞多角形,垂周壁平直,表面角質(zhì)紋理明顯;下表皮細(xì)胞壁波狀變曲,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及非腺毛。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。非腺毛3~10余細(xì)胞,頂端細(xì)胞甚細(xì)長呈鞭狀,皺縮扭曲。葉肉細(xì)胞中含草酸鈣結(jié)晶,多呈針簇狀。
增訂
( 2 ) 取本品粉末 1g ,加甲醇 10ml ,超聲提取 30 分鐘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小薊對照藥材粉末 1g 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,再取蘆丁對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0.5mg 的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 )試驗,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 2μl ,分別點(diǎn)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( 10 × 10cm ),以水—乙醇—丁酮—乙酰丙酮( 65:15:15:5 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 1% 三氯化鋁乙醇溶液,晾干后,置紫外光燈( 254nm 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(diǎn)。
【炮制】 小薊 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稍潤,切段,干燥。
小薊炭 取凈小薊段,照炒炭法(附錄Ⅱ D)炒至黑褐色。
【性味】 甘、苦,涼。歸心、肝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 涼血止血,祛瘀消腫。用于衄血,吐血,尿血,便血,崩漏下血,外傷出血,癰腫瘡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 4.5~9g。外用鮮品適量,搗爛敷患處。
【貯藏】 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。
【備注】 增訂
【檢查】 雜質(zhì) 不得過 2.0% 。
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(附錄Ⅸ H *法)測定,不得過 12.0% 。
總灰分 不得過 26.0% (附錄Ⅸ K )。
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 10.0% (附錄Ⅸ K )。
【浸出物】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(附錄Ⅹ A )測定,用 50% 乙醇作溶劑,不得少于 19.0% 。小薊